郝龙斌暗酸郑丽文,很不厚道
长期以来,郑丽文以其泼辣的性格,对民进党赖清德进行了最猛烈的批驳和反击,让民进党赖清德是闻风丧胆,享有“国民党女战神”的美誉,可是到了郝龙斌的嘴里,怎么就变了味儿呢?
长期以来,郑丽文以其泼辣的性格,对民进党赖清德进行了最猛烈的批驳和反击,让民进党赖清德是闻风丧胆,享有“国民党女战神”的美誉,可是到了郝龙斌的嘴里,怎么就变了味儿呢?
9月17日这天,国民党主席改选正闹得不可开交,六位候选人为了拉票各显神通,党部里吵得不亦乐乎。
一场辩论,四个“候选人”,台上却出现了一块人形立牌。这个画面,发生在9月20日下午的台湾。国民党主席首场辩论会按时开场,灯光、座椅、麦克风都很标准,流程走得也很足,可整场看下来,更多人记住的,是那块写着“郝龙斌”的立牌,以及台上台下拧成一团的尴尬。
民调领跑的她,甩下一句掷地有声的承诺,只要当上国民党主席,下一个目标就是“下架赖清德”。
在这个信息充斥的时代,书法作为一门古老而精致的艺术,成为了连接古今的桥梁。它不仅是文字的展现,也是情感的流露和文化的延续。今天我们要谈的是洪秀柱,一位不仅在政治舞台上活跃,也对书法充满热情的跨界名人。
2025年下半年,台湾地区国民党主席选举闹得沸沸扬扬,网上民调里郑丽文凭着“敢说敢干”的女侠劲儿一路领先,不少大陆网友都盯着这场选举。可同一时间,重庆办的“台湾周”上,苑举正、周锡玮两位台湾人士的出现,却悄悄透了个更关键的信号——大陆根本没把目光锁在国民党主席
而就在这一时刻,赖清德也打破了沉默,在9月2日久违的公开发表讲话,却故意谈到67年前台湾当局和大陆在金门打的一场海战,想要试图挑动两岸的对立情绪,再次煽动“大陆威胁”论。
前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于本月初提出,要深化“九二共识”并推动两岸和平协议的统一方案,强调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需要“我们这一代勇敢承担”。这是近期最具建设性的言论,统派都会赞成。现在看来,郑丽文、陈之汉、郭正亮、蔡正元、介文汲、区桂芝、张亚中、邱毅、侯汉廷、黄智贤、
明天是 9 月 18 日!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关东军于 1931 年 9 月 18 日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,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端,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。9 月 20 日,中共中央发表《为日本帝国主义強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》,吹响
前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此次出席了九三阅兵,并且还做出了态度明确的发言,而大陆同样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高规格的接待,从洪秀柱观礼位置在天安门城楼的第一排位置就能看出来。
首先是洪秀柱,她现在敢直接指名道姓地说马英九“你光说和平不说统一,和平个屁!没有统一哪来的和平?光吃大陆的好处,拿和平挡晃子,你以为大陆傻啊?你这不是爱台湾,你这是在害台湾!”
中国始终坚信,民族历史是连接两岸血脉的纽带,任何试图阻挡两岸同胞共同缅怀先烈的力量,都无法改变历史真相的传承。国台办在8月27日新闻发布会上明确释放信号,邀请台湾地区同胞参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,这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安排,更是对
这一点,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也说得很明白了,她表示,抗战胜利是全民族的胜利,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台湾同胞为民族解放、台湾光复付出了巨大牺牲,所以说,两岸都应该铭记历史,缅怀先烈。
馆长在直播时道出了国民党在大陆人的印象。馆长说,他以前是偏绿支持民进党,深信民进党所宣传的那样,民进党说国民党亲中、跟大陆的关系非常好,而且大陆人也非常喜欢国民党。但是他到了大陆之后才发现,根本不是民进党说的那样,大陆人其实非常反感国民党,只会到大陆要好处,骗
这回北京天安门那场纪念活动,可不是平常日子,是80周年的大场面。台湾那边社会起了不少反应,洪秀柱出席后,民进党一度表态要管,说要时时盯着她。不少岛内人听了这样的话,其实心中各有想法。
而这出政治闹剧的背后,暴露了民进党政策的摇摆不定,又会对民进党执政产生怎样的影响?
2025年9月台湾局势风云变幻,9月1日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抵达北京,并且出席了此次九三阅兵,一跃成为台湾最受瞩目的政坛人物,面对这一局面,赖清德当局扬言洪秀柱如果回来,就会立刻逮捕她。
洪秀柱去北京参加九三阅兵,这事被民进党抓着说事。发言人韩莹在记者会上拍桌子,说什么国民党放任党员配合大陆统战,气得直念叨台独口号。这出戏码网上一播,台湾网友却开始翻老黄历——原来九三年搞这种活动的时候,民进党还不敢这么跳脚。
露营突然鸦雀无声,洪秀柱握了30秒手,这道护身符有多硬?如果说这几天岛内政坛变色,最妙的要数洪秀柱的回归。一场握手直播30秒不到,让那些原本洋洋洒洒攻击他的露营人物突然闭嘴到几乎安静的出奇。曾经嚷嚷最凶的媒体账号悄然清空,之前节目里动辄扣卖台帽子的人也默契的开
苑举正穿白衬衫,低头深吸一口气,和周围人握手,眼里红了。他说,“能参加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,很自豪。”声音发抖,却不回避。“我们无论如何要来。”这句话分量重,许多人铭记下来。